犀牛国际教育旗下指定官方网站~

课程咨询热线 400-656-1680

2025AMC8大批牛娃翻车?零基础低年级参赛这样才最稳!

发布时间:2025-02-25 14:00:37 编辑:言言来源:网络

2025AMC8获奖分数线已出。首先恭喜已经拿到5%甚至前1%的同学,而没有拿奖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尤其是那些以这次考试作为练兵的同学,更应该好好总结一下经验,为明年的比赛做好准备。尤其是不少家长反馈,孩子考完后感觉还挺好的,为什么最后的成绩却和预期相差很大呢?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进行复盘,那就跟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考试当时的感受,找一找AMC8那些隐藏的“坑点”,提前规划一下接下去复习的方向吧。

 

拉开差距的不是难题是基础

如果你是第一次考AMC 8.考试的时候是否会有这个感受——时间不够用。

那么时间都去哪儿了?其实AMC 8时间紧张主要是两个原因:

1. 阅读量大

前不久深圳南山的期末数学卷引发争议,其中一个重要的点就在于“情境题”多,读题量大。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今年AMC 8在读题方面也比往年稍微上了点强度。

比如今年AMC 8的配图就比前几年要多,并且和往年配图只是帮助理解,本身没有多少信息量不同,今年不少题目的信息主要在配图里,相当于读完文字理解题意后,还要去图中找细节,这就会花费大量时间。

 

2. 易上手但不易做对

AMC 8的难度其实不算特别大,哪怕到了最后5题,基本都不存在看完无法下手的情况。但很多题往往觉得不难,真的做起来其实并不轻松。比如下面这道题,往年的统计图类题目往往比较直白,但今年的题和余数问题做了一个结合,相当于不但要找到余数的规律,还要找到匹配这个规律的条形统计图,前后相当于做了两道题,中间出点小问题就白做了,难度不大但强度不小。

如果很难,直接放弃掉就行了,最怕的就是感觉能做对,但做着做着就觉得越陷越深,继续也不是放弃又不甘心。所以,AMC 8真正的“难”,其实不是最后5题做不出,而是前面20题拿不稳或者花费了太长时间。我们对照一下历年分数线就会发现,前5%的分数线一般是18分左右,也就是说前20题拿稳是比花费大量时间攻坚最后5题更有重要的。

 

零基础、年龄小,备战注意这两点

开头就提到了,很多考生今年参加比赛的目的是练兵,尤其是从来没有参加过数学竞赛的零基础学生,近几年越来越多三、四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开始参加比赛,毕竟尽早拿到尽早安心。

参加过比赛以后,又该如何备考呢?这里给出两条建议:

1. 尽快补齐知识

AMC 8的考察的知识点范围是极广的,并且每年几乎非常固定,比如因数与倍数、平均数、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点几乎是年年必考,而这些考点通常出现在五、六年级的校内体系中。

所以,很多知识点其实不会考察得特别深,但准备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最低要求是“掌握基本题型”。如果前15题你看到一个题目不能在3秒钟内说出它考什么,那去参加AMC 8基本不可能得高分。

知识点缺太多也是低龄参赛者最大的劣势,因此如果想要在三、四年级就参加AMC 8.至少要具备能超前2年左右的学习水平,这个要求并不算低。

2. 注重典型例题积累

AMC 8中,有时候掌握一些典型的技巧其实会非常节省时间,比如一些特殊数字的特性。去年的AMC 8中就出现了形如ABCABC这样的“tautonymic number”(多段重复数),如果平时注意积累过ABAB、ABCABC、ABCDABCD这样的数,这道题就能快速解决。

除了这种特殊的技巧知识,一些典型题型也要注意积累,比如行程问题分多种类型,相遇、追及、折返等,不同类型的解法也会略有不同,AMC 8的考察难度其实并不会太高,今年的这道题只能算是浅奥中相遇问题的例题水平,但如果对这种典型例题都不能烂熟于胸,也是很难拿高分的。

 

Pre-AMC 8课程

夯实竞赛基础高效备赛

对于年龄较小、知识基础薄弱,或者从来没有参加过竞赛的同学,这里非常推荐犀牛Pre-AMC 8课程。

Pre-AMC8可以理解为AMC8“预备课”,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知识储备

由于AMC8会涉及到一部分初中知识,因此在正式进入AMC8的学习之前,至少要简单过一下这些知识。

这对于三、四年级完全跟着校内走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例如AMC8中对于方程的运用非常广泛,并且除了小学涉及的一元一次方程,还有多元一次方程组甚至二次方程,而按照常规进度,方程要在小学五年级才涉及,进度上差不多要提前半个学期到一个学期。

这也正是AMC8在小升初中具有含金量的原因,因为它能很直接地反映孩子的学习能力。

思维和技巧

对于零基础的孩子来说,其实比补充知识更重要的是补充竞赛所需要的各种思维和技巧。

可以说如果你是奔着前5%甚至前1%去的,那么其实大家的知识储备基本都在同一水平,竞赛比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以AMC8压轴题中最常见的概率、排列组合为例,这个板块往往很少有套路题出现,每一道难题都需要学生自主分析、分类归纳、发现规律。

对于学生的有序思维、分类意识甚至创造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在常规的课内学习中训练是比较少的,因此经常会出现题目都能读懂,但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情况。

相关标签:

犀牛竞赛资料库

国际竞赛类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