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4 11:03:41 编辑:WY来源:网站
根据最近几年的A-Level咨询来看,出问题的情况不少。最常见的是学生前期跟不上进度,中期考不出成绩,后期拿不到录取。
A-Level这个课程叫做英国高中,可以直接用于申请英国和许多其他国家,认可度高。但这个课程的特点,搭配英国体系大学的招生特点,却可以让A-Level学校和机构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还毫无压力。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A-Level具体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说为什么这个课程经过机构或者学校的恶意包装,最后可以变得很流氓。
1. A-Level和英国教育体制
A-Level实际上不能简单叫做英国高中。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认为英国的高中有4年,从10到13年级,比我们多一年。而英国的大部分大学是3年,比我们少1年。
简单来说,英国高中的后两年12-13年级是A-Level,前两年10-11年级是GCSE(普通中等教育证书)。
GCSE在A-Level之前完成,是两年的基础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学习。到A-Level阶段,学生通常根据专业兴趣选择3-4门科目,用于申请大学。A-Level课程考试成绩直接用于大学申请。
A-Level搭配IGCSE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所以可以拿英国毕业证,完全避开国内教育体系。
2. A-Level和英国大学申请
英国大学会公布每个专业要求的A-Level分数。A-Level评分分为ABCDE五个等级,U代表不及格,A为最高分。大部分英国前二十名校的A-Level要求为ABB-AAA不等,牛津剑桥等名校可能要求A*。
申请英国大学时,学生使用A-Level的预估分进行申请。因为学生要在最后一年上学期递交申请,但A-Level大考是在下学期接近结束时进行。
英国大学审核学生材料的时候并没有最后的A-Level考试成绩,因此只能根据预估分给学生发放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Offer)。发放的条件跟官方公布的大体一致。
等学生最终考试成绩达到条件后,才会发放无条件录取(Unconditional Offer)。对于国际生,高三出成绩正常要到暑假,所以拿到无条件之后要马上做签证出国。
正常情况下,老师会根据A-Level的评估标准,给出较为准确的预估分,而学生也会选择不同录取难度的大学梯队。
例如,预估分为ABB的学生可能会同时选择BBC到AAB区间的大学。因此,学生大概率最终能被与成绩匹配的大学录取。
相比之下,不正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某些学生可能预估分不准确,导致选校过高,或者估分准确但考试失误,有可能在常规申请阶段没有大学录取。根据官方数据,这个比例在10%左右。
英国的招生系统(UCAS)提供了一个“补录取”环节(Clearing)。招生不满的大学会公布一些空缺专业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成绩申请。不过,要进入顶级大学和热门专业,竞争仍然非常激烈。
3. 阉割版本的A-Level
A-Level学生难以坚持,学不下去,或者预估分和最终大考成绩差距过大等问题,都和A-Level的阉割版有关。
学校因师资不足,或者为了节约课时和成本等原因,可能出现多种阉割版本。
比如把GCSE压缩成一年。GCSE的国际版本叫做IGCSE,课程和英国本土类似。A-Level学校一般在高一开设IGCSE。
但受到国内三年高中的制度限制,不少国际部会把IGCSE压缩成一年,放在高一上。国际学校通常可以开设完整的两年课程。
把两年的IGCSE的课程压缩成一年看似方便了学生,但IGCSE有五到七门课程的最低要求,进入大一就全英文上课,且难度不低于IB预备课程。有的学校IB的预备课就用的IGCSE。
学科基础和英语较弱的学生来说,很可能跟不上IGCSE的进度,更别提继续学习A-Level了。
又比如把2年的A-Level压缩成1年。在利益的驱使和市场的需求双向作用下,有的机构直接就给学生上A-Level,甚至把两年的A-Level压缩到1年或者更短时间。完全把A-Level变成了类似AP的单科考试。
虽然课程设置很不完善,但中介和招生顾问可能过度承诺,让大家低估了A-Level学习难度。
加上A-Level特别符合国内的高考认知,努力考试,出分就可以根据分数录取大学,似乎不要进行任何评估。
在这种环境下,适应了以考试为中心的中国学生,从国内备考转向了国际备考,但他们并不清楚国际备考的体系已经被大量阉割,导致最后学的很吃力。
从不抱怨的学生最后也只是咬牙坚持。
把A-Level压缩还一个原因,某些学校把A-Level预估到信誉搞砸了,大家只能被迫提前考出A-Level分数,再去申请大学。这让A-Level考试压力变得更大。
4. A-Level的漏洞和机构恶意运作
A-Level学校几乎不设置招生门槛,大量招生。但许多学生学不动,跟不上进度,就被迫转向校外补课。
殊不知,校外补课的机构通常就是开设A-Level的合作机构!
总之,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学,就需要多交钱,即使最后考不出来A-Level,没关系,拿一个国内普高成绩单去读预科,再让中介赚一笔。
对于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学校会给出较高的预估分,前两年用预估分来获取名校的“预录取”,打响名气,方便招生。
但机构和学校一点都不担心学生考不出A-Level成绩,这一点和IB/AP国际课程很不一样。
因为英国体系有两大保障:1. 条件录取。2. 预科录取。
也就是说,学生无论如何都能去国外读书,即使成绩不好,也提供机会去国外读衔接课程,仍有可能读名校(虽然概率很低)。
看似为所有学生提供保障读机制,却被机构和学校玩出了新花样。
先说条件录取。英国大学接受学生使用A-Level预估分进行申请。因为英国的申请系统比较简单,如果申请材料呈现没什么问题,是可能根据预估分拿条件录取的。
因为预估分是老师根据平时情况给的,完全可能迫于压力给高一点,这样培训机构和学校前期就压力小一些。
有的机构甚至恶意给高预估分,就是为了让客户继续交钱培训,把培训差的责任拖到最后一刻。
至于到最后没出分,没关系,毕竟钱也赚完了,合同也到期了,家长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最后A-Level没考出来,那机构的申请顾问会很开心,因为都不要做复杂的申请和文书,就用普高成绩单和雅思成绩直接申请预科。
那如果雅思也没考到6.5呢?那对机构来说更好,直接出去读语言课程,或者继续在我这边补课。
另外,考虑到IGCSE有难度,A-Level学校会给学生同时开设国内高中课程,即使学生学不来IGCSE,学校可以伪造普高成绩单分数,帮助学生通过国内高中成绩单和A-Level成绩申请大学。
这看似给了学生一个保障,但真正受益的却是学校。只需要一个成绩单就可以兜底几十万的培训费和学费,何乐而不为?
5.A-Level与IB和AP的对比
A-Level的难度,大致上介于IB和AP之间,如果AP加上SAT,则三者大致持平。大部分学校会认为A-Level的A相当于IB的6-7分,和AP的5分。
A-Level前期的IGCSE是一个不错的衔接课程,类似IB的预备课程,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学科基础有一定要求,基础较弱的学生大概率不适合A-Level,至少不适合选择三年制的A-Level。
目前,A-Level在课程体系方面虽然也有监管,但实际感受来看不如IB严格,而性价比上不如AP。
IBO(国际文凭组织)对IB课程的监管非常严格,对开设学校和师资的要求也很高,因此IB的质量通常较有保障。
虽然IB课程难度较大,但市场认知也知道它比较难,要求全面,所以会筛选掉不适合学习IB的学生,确保课程质量。
与此不同,A-Level课程似乎在招收任何考虑美国以外留学国家的学生,而且有些学校门槛很低,一些培训机构甚至没有门槛。
因此A-Level可能招收不少基础较弱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隐瞒课程难度,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AP虽然招生门槛也低,但AP非常灵活,比如每年可以考一次AP,学生可以选择就近的考点考试,也可以自学然后去香港或其他国家考试。
AP官方在网上公开了AP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所以市场上有大量AP老师,提供低价的AP培训课程。AP的培训费约2万元人民币每门,而A-Level的培训费用要高出几倍。
所以学生如果觉得学校AP教学不好,可以低价校外补课,还可以一门一门补课,补不好就换机构换老师,不会面临A-Level的垄断情况。
现在有少量家长会选择脱产学习A-Level,尽量去找私教或者高质量培训,如果可以同时有挂靠的考点,也比去某些学校或者大机构A-Level要好得多。虽然牺牲同龄人环境,但不少学校的风气也并不好。
7. AP作为A-Level替代方案可行性分析
大家之所以选择A-Level,主要是因为它是英国的高中体系,直觉上更适合英国和英国体系留学。虽然IB的认可度较高,但由于难度大,综合对比下来,很多家长和学生最终选择了A-Level。
其实,A-Level最适合的是成绩好、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对于倾向于专业学习为主和考试刷题为主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合适度。
A-Level的优势在于如果按质按量来学习,出分较为可控,直接拿A-Level毕业证绕开国内教育体系,直接申请海外大学。相比要求全面的IB针对性更强,相比缺乏体系的AP省去了要考SAT的麻烦。
至于跟留学目的地的要求绑定,则属于中介和学习长时间的误导宣传所致。
因为英国的大学也接受AP学生的申请,3门AP成绩就可以申请英国除了G5的绝大部分学校,而且不要求SAT成绩。(G5指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帝国理工和UCL五所英国顶尖大学。)
这些信息去任何一个英国大学官网,都可以查询到,但很多考虑英国的却错误的认为A-Level比AP更适合英国。即使G5名校,一般也就建议5门AP(主要是因为英国判断同一门课AP课时量比A-Level少一些)。
而且,香港的大学(除排名前五的学校外)也可以无SAT成绩申请,澳洲的部分大学(如悉尼大学)也能接受AP成绩而无需SAT。
因此,A-Level对大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具有明显优势。即使申请名校,AP搭配SAT效果也非常好。而且SAT的学习也有助于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即使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申请英国体系的学校,A-Level也不一定是最优选择。
因为三大国际课程基本上都可以申请全球任何大学。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就比如英国或者美国或者欧洲高中生,显然可以相互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所以任何机构或者学校去宣传自己的开设的课程更适合某些目的都存在偏见,甚至欺骗。
所以具体选择哪个国际课程,或者要不要走国际部或者国际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当地的国际课程质量,以及校外培训的师资情况,来综合考虑。
在不清楚选什么课程的情况下,AP是肯定可以考虑的。因为找培训和考点都方便,不一定非得绑定某个学校和机构。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还是很大气的。
所谓AP不是课程体系,主要是指AP体系没有IGCSE(A-Level前两年衔接课程)或者MYP(IB前的两年衔接课程)。
但面对各种阉割版的A-Level,以及A-Level考点和成绩单的垄断,还不如本来就不打算做课程体系的AP来的诚实。
AP由提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考试灵活,考点多,资源丰富。基础弱的少学几门,基础好的继续考SAT(赛达),就可以更好反映全英文的学术学习能力。但也许正因为这种开放性,AP并不如A-Level被资本青睐。
AMC04-17
物理碗04-23
物理碗06-05
化学竞赛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