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5 10:49:41 编辑:小妹来源:网络
在全球化教育的推动下,国际教育的热度不断上升,英国G5和美国常春藤盟校已成为众多学子的梦想学府。然而,近年来这些顶尖院校的录取率持续下降,竞争愈加激烈。以剑桥大学为例,2024年入学时,中国大陆地区共计2308人提交了本科申请,最终只有341人获得录取通知书,录取率仅为14.8%,远低于全球录取率21.5%。因此,对于IGCSE的新生及其家长而言,从9年级开始规划“冲击常春藤和G5”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规划前一定要避免这些“雷区” ·
IGCSE 简单不用重视
部分同学及家长认为 IGCSE 课程难度相对较低,无需投入过多精力。
但实际上,牛剑等院校已将 IGCSE 成绩纳入综合评估体系。美本方面,IGCSE 阶段表现是 GPA 的重要依据。牛津大学对 GCSE 成绩的态度(GCSE 与 IGCSE 在申请上有同等成绩效力)是把 GCSE 成绩纳入申请标化审核,分数越高的申请者,竞争力也会越强,绝大部分录取学生都拥有 A 和 A* 的成绩(7 - 9 分)。
11 年级之后再开始规划
爬藤冲 G5 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 “以终为始” 的战略布局。除了不断提高课内标化学术和英语水平,还要拉长时间线,做更多方向的申请规划准备,如一系列相关的课外背提活动。
英美双申同等投入
G5 和藤校在申请要求和侧重点上存在一定不同。G5 主攻学术深度,对学生的学科成绩、学术研究能力要求较高;藤校会要求申请人展现 “个人特色”,打磨领导力等综合素质。在规划英美双申时,应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背景提升和申请准备,避免资源分散,确保在两个申请方向上都能发挥最大优势。
· IGCSE 新生:打造 “学术 + 软实力 ·
不管是申请英本还是美本(甚至是其他更多国家 / 地区院校),标化成绩永远都是重中之重。IGCSE 为 Alevel / IB 等更高难度课程做过渡衔接,重要性更是不能忽略。
(一)选课策略
首先要在核心科目(数学和英语,部分院校还将科学纳为必修)上稳固根基。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专业方向,挑选 2 - 3 门甚至更多门兴趣学科。选课阶段精准规划,确保所选课程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又能在成绩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二)成绩红线
不同院校对 IGCSE 成绩有不同要求,但大部分会要求数学和英语达到相应标准。
在 IGCSE 阶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制定自己的学习和活动计划,遇到问题时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方案,让孩子在实践中逐渐学会自主安排时间、管理事务,为下阶段学习及未来独立面对大学生活做好准备。当前最重要的,还是顺利开启 IGCSE 课程的学习,有充分的必要提前预习 IGCSE 课程,适应新环境。
AMC04-17
物理碗04-23
物理碗06-05
化学竞赛01-11